诗词原文
出郊
宋·范成大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柳暗长条。
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头勒马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细草穿过沙地,残雪尚未完全消融,吴宫的烟柳已经呈现出暗绿色的长条,浮云渺渺地向西飘去,每当我走到原野的尽头,都会勒住马缰,驻足远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前两句通过“细草穿沙雪半消”和“吴宫烟柳暗长条”描绘了初春的自然景象,既有尚未完全消融的残雪,也有开始抽出新芽的柳树,后两句“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头勒马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欣赏,每当看到浮云向西飘去,他都会在原野尽头勒马驻足,欣赏这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乡村景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味,诗人通过“细草”、“沙”、“雪”、“烟柳”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初春的自然景观,诗人对浮云的描绘也富有哲理意味,浮云渺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而诗人勒马驻足的行为,则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退居石湖期间创作的,在仕途坎坷之后,范成大选择退隐田园,过上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他常常独自漫步于乡村田野之间,欣赏自然美景,感受生活的真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