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归
唐·韦庄
我忆故乡诚不浅,可怜鶗鴂重相催。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腮。
荒径草深人迹少,空庭花发鸟声哀。
今朝更被愁牵引,不耐离肠百折回。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前蜀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怀念故乡的情感确实不浅,可悲的是杜鹃鸟又一次催促我归乡,故乡的园子在哪里?春风吹拂着柳树,新来的大雁南飞时已是雪花满腮,荒芜的小径上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空旷的庭院里花儿开放,鸟儿的叫声却显得哀伤,今天又被愁绪所牵引,无法忍受这离乡背井的愁肠百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厚;颔联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如风吹柳、新雁南飞等,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情;颈联则通过荒径、空庭等意象,展现了故乡的荒凉与寂寞;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被愁绪牵引,无法忍受离乡之苦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抒发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风吹柳、新雁南飞、荒径、空庭等,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尾联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绪,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前蜀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曾经历过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厚,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远离故乡、身处异乡时所作,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乡背井的无奈与愁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