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的解释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实际上出自李商隐描写石榴的组诗或长诗中的片段,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并重构为一首完整的短诗中,以便进行解析,李商隐直接含有这两句的完整诗作并未流传下来,但这样的重构有助于我们基于李商隐的风格和石榴题材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石榴的枝条柔美多姿,果实繁茂,石榴皮薄而透明,石榴籽鲜美可口,虽然比不上瑶池中的碧桃树那般长寿千年,但石榴以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展现着它的美丽,它不是为了成为帝王餐桌上的佳肴而结果,而是为了在这美好的年华里留下自己的芬芳,只待绿叶成荫,花朵如火般绚烂开放,一时之间,满树皆是璀璨的芳华。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赞美了石榴的美丽和生命力,石榴虽然不如仙界的碧桃树那般长寿,但它以自己的方式,在短暂的生命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诗人通过石榴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但美好的珍视,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石榴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榴的形态和内在品质,诗人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石榴与瑶池的碧桃树进行对比,突出了石榴虽短寿却绚烂的特点。“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石榴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石榴不是为了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而结果,而是为了在这美好的年华里留下自己的芬芳,这种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主题中推测,李商隐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石榴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其美丽和生命力很容易引起诗人的注意和共鸣,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期,对石榴的美丽和生命力有所感悟,从而创作出来的,石榴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这与李商隐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也是相吻合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