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刘长卿
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骠骑非无万里志,只将寂寞守长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晚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的诗多写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含蓄凝练,意境深远,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并称“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译文
内心宽广豁达足以担当将领重任,只可惜君王尚未充分了解我的才能,我并非没有驰骋万里的壮志豪情,如今却只能在这寂寞中独自长嘶,空怀壮志。
释义
心源落落:形容心胸开阔,志向远大。
堪为将:足以担任将领之职。
君王未备知:君王尚未充分了解我。
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万里志: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寂寞守长嘶:在寂寞中独自长鸣,比喻怀才不遇,空有壮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未能得到君王赏识的感慨,首句“心源落落堪为将”直接点明诗人的才华和志向,他自信有能力担任将领之职,次句“却是君王未备知”却笔锋一转,透露出诗人虽有才华却未得到君王赏识的无奈和遗憾,后两句“骠骑非无万里志,只将寂寞守长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骠骑自喻,表明自己并非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现实却是只能在这寂寞中独自长嘶,空怀壮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豪情,又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的仕途经历有关,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流寓江南一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仕途艰难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