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有感
唐·韦应物
一县如村小,萧条似荒垾。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花发鸟仍啼,风清月自明。
空庭无行迹,闲坐念平生。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后历任洛阳丞、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这个县城小得像村庄一样,景象萧条得如同荒芜之地,我因病勉强担任官职跟随太守,在春天到来时,我无法为百姓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感愧对古代贤臣周任,花儿开放,鸟儿啼叫,清风徐来,明月高悬,空旷的庭院里没有行人的足迹,我独自闲坐,思念着过去的人生。
释义
一县如村小,萧条似荒垾:形容县城小且荒凉。
病得一官随太守:诗人因病勉强任职,跟随太守。
班春无助愧周任:春天到来时,诗人无法为百姓谋福,感到愧对古代贤臣周任。
花发鸟仍啼,风清月自明:自然景色依旧美好,但诗人心情却沉重。
空庭无行迹,闲坐念平生:庭院空旷无人,诗人独自闲坐,回忆往事。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地方官时所作,通过描绘县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愧疚,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自身能力的自责,首联以“一县如村小,萧条似荒垾”直接点出县城的荒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则揭示了诗人因病勉强任职,无法为百姓谋福的愧疚心情,颈联“花发鸟仍啼,风清月自明”以自然景色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尾联“空庭无行迹,闲坐念平生”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过去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任地方官期间,当时,他因病勉强任职,面对县城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疾苦,他深感无力改变,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自身能力的自责,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