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作品传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寂静的小村里人们紧闭柴门各自隐居,苍茫暮色中唯见一只孤鸟飞向远方。

野外的松树上鹤巢密密麻麻,来访的人却稀稀落落。

幽谷中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轻烟在远处的树林中袅袅升起。

嫩绿的竹枝上又添了一层新粉,枯莲的荷叶也落下了衰败的花瓣。

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前两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中间四句写自然景色,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了山居傍晚静谧而富于变化的景色,末两句写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开始准备晚餐,炊烟袅袅升起,采菱人荡着小船归来,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通过对山居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中“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两句尤为精彩,前者以听觉写水声之清脆悦耳,后者以视觉写轻烟之缥缈朦胧,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早已看透官场的污浊,无心恋栈,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辋川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