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
白云深处无人识,惟有幽禽相与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禅意,释绍嵩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身份为僧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多散见于其诗作及后人编纂的诗文集中。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山下的小路上来来往往,乘坐着竹轿(笋舆)悠然前行,沿途只见绿树成荫,一片葱郁,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踪迹,只有那些幽居林间的鸟儿,与我相伴相和,共同鸣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间行走的情景,通过“独往独来”表达了诗人的孤高清远,而“笋舆看得绿阴成”则展现了山间自然景色的生机勃勃与宁静美好,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惟有幽禽相与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脱尘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寻得的内心宁静与自由。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独往独来”的行动,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而“笋舆看得绿阴成”一句,不仅描绘了山间绿荫如盖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后两句则通过“白云深处”的幽静与“幽禽相与鸣”的和谐,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释绍嵩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释绍嵩的身份与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作于诗人游历山林、参禅悟道之时,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感与理解,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灵归宿的愿望,此诗正是他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