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的解释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牡丹

唐·罗隐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意。

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

黄昏月下惆怅白,清风灯影徘徊时。

何当一雨催开尽,与君同醉花间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衰败,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有着深刻的洞察,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常寓讽刺于其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的诗作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译文

仿佛在与梅花诉说着什么,还怀有寻找芬芳的心意。

红色的花苞尚未展开,就已知道它的柔美温婉;紫色的花囊还紧紧结着,就让人想象到了它的芬芳四溢。

黄昏时分,月光下我独自惆怅,白色的牡丹在夜色中更显清冷;清风拂过,灯影摇曳,我在花间徘徊不已。

何时能有一场春雨催开所有的花朵,与你一同在花间的台阶上畅饮沉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含苞待放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首联以梅花为引子,暗示牡丹虽未盛开,但已有了与梅花相媲美的气质,颔联“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直接描绘了牡丹花苞的娇美和人们对它盛开后的芬芳的期待,颈联则通过黄昏月下的惆怅和清风灯影下的徘徊,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在花间畅饮、共赏美景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牡丹花含苞待放的美丽姿态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美感,诗人还通过梅花与牡丹的对比、黄昏月下的惆怅和清风灯影下的徘徊等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整首诗既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隐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姿态和人们对它的期待与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