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韦应物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楚客苍茫去,烟波杳悠回。
却疑青嶂非人世,更觉黄云是塞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江水静谧,潮水刚刚退去,树林昏暗,瘴气弥漫不散。
明天眺望故乡的方向,应该能看到那陇头的梅花。
我这个楚地的旅人苍茫离去,烟波浩渺,曲折回荡。
却怀疑这青翠的山峦不是人间所有,更觉得那黄色的云雾像是边塞的沙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南遇到大雁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江静林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望乡”和“陇头梅”的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却疑”和“更觉”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疑惑和感慨,觉得青嶂和黄云都像是远离人间的边塞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苍凉和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中间两句的抒情,直接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的疑惑和感慨,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湘南地区任职时所作,当时,他远离家乡,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在湘南遇到大雁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坎坷、人生漂泊中的孤独和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