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的释义

春秋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刘长卿

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惆怅夜寒灯影暗,萧条风雨一窗心。

作者及朝代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生于盛唐,历经中唐,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刘长卿的诗多写贬谪漂泊、人生感慨,风格含蓄蕴藉,以五言律诗著称,有“五言长城”之美誉。

作者简介

刘长卿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官场倾轧,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杜甫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表达旅途愁思、人生苦楚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成就,其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译文

在越地漂泊了两年,时常吟咏着思乡之歌,如今又在这东南之地,疾病再次侵袭了我的身体,夜晚,我惆怅地望着昏暗的灯光,听着窗外风雨交加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萧条与孤寂。

释义

“二年羁旅越人吟”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越地(今浙江一带)漂泊的生涯,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乞得东南病更侵”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不仅未能摆脱困境,反而疾病缠身的无奈与悲哀。“惆怅夜寒灯影暗”与“萧条风雨一窗心”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通过夜晚的寒冷、灯光的昏暗以及风雨的交加,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疾病缠身的无奈与悲哀,首句“二年羁旅越人吟”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和思乡之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乞得东南病更侵”则通过“乞得”二字,透露出诗人在异乡求生的艰辛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夜晚的寒冷、灯光的昏暗以及风雨的交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长卿被贬谪至东南地区期间,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诗人不仅饱受思乡之苦,还时常受到疾病的侵袭,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深刻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求生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长卿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