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有所思》

唐·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愁肠百结解不开,泪眼相看各憔悴。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

作者简介

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诗作风格奇特,想象丰富,语言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译文

当年我沉醉在美人之家,那美人的容颜娇艳如花,如今美人却离我而去,只留下青楼珠箔在天之涯,愁肠百结难以解开,我们泪眼相看各自憔悴,我怀疑这美丽容颜是诗中忌讳的,所以借用《诗经》中的“樛木”来比喻我们曾经的缠绵恩爱。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一位美人的爱情变故,前半部分回忆了与美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后半部分则表达了美人离去后的愁苦与无奈。“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容颜可能带来祸端的担忧,以及用《诗经》中的典故来寄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离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疑此冶容诗所忌”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中“红颜祸水”观念的反思,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貌的偏见,而“故将樛木比绸缪”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将两人曾经的恩爱比作樛木(弯曲的树木)与藤蔓(绸缪)的相互缠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仝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在古代社会,美貌往往被视为一种危险,容易引发嫉妒和纷争,卢仝可能在与某位美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了这种压力,最终导致了美人的离去,这首诗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貌的偏见和限制,通过运用《诗经》中的典故,卢仝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