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宵喜雨
唐 王驾
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作者简介
王驾,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新颖,语言质朴,多抒写怀乡思友之情,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较有社会意义,著有《王驾集》。
译文
下雨时未见花儿含苞待放,下雨后绿叶间也看不到有花朵,蜜蜂蝴蝶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是不是在那边邻家的院子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前两句直接描绘了雨后花落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蜂蝶的行为,暗示了诗人对春色的追寻与失落感。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为背景,通过对比雨前雨后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首句“雨来未见花间蕊”,暗示了雨前的期待与希望,但雨后的景象却令人失望,“雨后全无叶底花”,花朵在雨中凋零,绿叶间已找不到花的踪迹,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雨对花朵的摧残,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后两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则通过蜂蝶的行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色的追寻与失落感,蜂蝶作为春天的象征,它们纷纷飞向墙的那边,似乎是在追寻着春色,而诗人则因此产生了疑虑,怀疑春色是否真的在邻家的院子里,这种疑虑,不仅是对春色的追寻,也是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构思新颖,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雨后花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王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而雨后的花落景象,则触发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与思考,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