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将其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诗人心境的一种表达。)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早年贫寒,落拓不偶,曾作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以布衣身份被召为右拾遗,但不久即因事贬为长江主簿,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歌创作颇有成就,以苦吟诗风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原诗部分)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是另外一番景色,移来石头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附加句)
不要让尘土吹来玷污我,我自有高洁的云朵寄托给你。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高洁自守、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凝幽居的幽静和诗人的心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而附加句“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则以其高洁自守的情怀,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生活,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也通过附加句表达了自己高洁自守、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一种抗争和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解析中,可以更好地展现贾岛诗歌的风格和主题,这种处理方式在文学研究中是常见的,旨在通过补充和解读来丰富和深化对原作品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