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不向横门先请死,军中那得久承平。

从来燕赵多奇士,谁向桑间问伯劳。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只今惟有西河柳,曾见征人出戍楼。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轻。

浦口雨余青霭合,柳边沙上路无行。

蜂争粉蕊蝶分香,一时回首成惆怅。

不信归来但自看,身如百尺青头浪。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作多描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以及追求理想不得的悲愤之情,李贺的诗风瑰丽奇特,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自从政治清明、治理有方之后,还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呢?百座城池都平安无事,百姓们只忙于耕种和养蚕。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赞美,以及对于百姓安居乐业、从事农耕生活的欣慰,诗人认为,政治的成功不在于个人的权势和荣耀,而在于能够给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让他们能够安心从事生产,过上富足的生活。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政成”与“无事只耕桑”的对比,突出了政治清明对于社会安定和百姓生活的重要性,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成功的谦逊态度,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个人的权势和地位,而在于能够造福百姓,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情怀和对于社会和谐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句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对现实政治有所感慨的时期,虽然李贺才华横溢,但因其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导致他一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向往,这句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表达了他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