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全诗是什么?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遇雪

唐·韦应物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路转峰回出画屏,寒云深处有人家。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和煦的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宛如笙簧交织的乐章;雨后的雪覆盖着群山,仿佛给山峦披上了厚重的粉黛,山路蜿蜒曲折,转过一个山峰又回到一个山谷,眼前豁然开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屏展开;在那寒冷的云层深处,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释义

首句“和风满树笙簧杂”描绘了春风拂过树梢,树叶随风摇曳发出悦耳声响的景象,用“笙簧杂”比喻树叶的沙沙声,富有音乐美感,次句“霁雪兼山粉黛重”则描绘了雨后初晴,白雪覆盖山峦,如同给山峦增添了厚重的妆容,用“粉黛重”形容雪后山的美丽与庄重,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山路的曲折和寒云深处的人家,进一步展现了山行的意境和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和谐,首联以声绘景,用“笙簧杂”比喻树叶的沙沙声,既表现了春风的柔和与生机,又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感,颔联则以色绘景,用“粉黛重”形容雪后山的美丽与庄重,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神秘,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写山路的曲折和寒云深处的人家,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和情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充分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山行途中遇雪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独自漫步于山间小道,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雨后的雪覆盖了群山,给山峦增添了厚重的妆容;和煦的春风拂过树梢,树叶随风摇曳发出悦耳声响,这些景象触动了韦应物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