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省试湘水曲

唐·李频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抡才何幸遇文明,文似相如貌胜之。

湘水吟残犹啸傲,帝城春尽尚游遨。

花前更谢明光宴,酒畔还希灞陵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年)进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都官员外郎等职,他工于诗,尤善五言,与方干、姚合齐名,有“姚、李”之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宫门在白日里浩荡敞开,君王高高在上,审视着应试的群才,我有幸在这文明盛世被选拔,文采虽不及司马相如,但相貌却胜过他,在湘水之畔吟咏完毕后,我仍然啸傲于山水之间;帝城的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仍然在这里游遨,在花前我更要感谢明光宴的恩赐,在酒畔我还希望能在灞陵桥上再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科举考试时的盛况,以及诗人自己应试后的心情和志向,首句“浩荡宫门白日开”描绘了宫门大开的壮观景象,象征着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开放;次句“君王高拱试群材”则表现了君王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应试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科举考试为背景,通过描绘宫门大开的壮观景象和君王选拔人才的场景,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公正,诗人也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应试后的心情和志向,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频在参加科举考试后所作,唐代科举制度是当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许多有才华的士人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李频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成功中选,在应试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公正和开放,也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士人的责任和使命,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志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盛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