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唐·王维
山前溪水涨潺潺,
山後云埋不见山。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山前的溪水因雨水充沛而涨得潺潺流淌,
山后的云雾弥漫,将山峰完全遮掩,看不见山的轮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图,前句“山前溪水涨潺潺”通过“涨”和“潺潺”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充沛后,山前溪水上涨并欢快流淌的景象,后句“山後云埋不见山”则通过“云埋”和“不见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后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的朦胧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前句写溪水,后句写云雾,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溪水的潺潺声与云雾的朦胧美,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神秘的山林之中。
王维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对山前溪水和山后云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依然保持的豁达和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王维的诗歌中并不算是非常著名的作品,但它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喜爱和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