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庄
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如秋。
黄莺久住浑相识,白鸟飞来亦自歌。
惆怅前回梦里过,无因重到石岩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时值丰收之年,人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早春的气息早早地到来;地处偏远之地,我追寻着自然的野趣,乐趣无穷,岩石间的溪流在高空喷溅,晴朗的天气里仿佛下起了雨;树林中的藤蔓遮挡了阳光,使得夏天也如同秋天一般凉爽,黄莺在这里住了很久,已经与我混得很熟;白鸟飞来时也会自得其乐地歌唱,我惆怅于曾在梦中回到这里,却没有机会再次踏上那片石岩之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点明了时令与地点,以及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颔联“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如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宜人,颈联“黄莺久住浑相识,白鸟飞来亦自歌”则通过鸟儿的亲近,进一步烘托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尾联“惆怅前回梦里过,无因重到石岩阿”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自然景象的奇妙以及鸟儿的亲近等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尾联的惆怅与向往,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与不舍,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晚年寓居蜀地,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蜀地山居期间所作,在远离战乱与喧嚣的山居生活中,韦庄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也通过尾联的惆怅与向往,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