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

云深路远难寻处,水阔林深易隐窝。

野老村居无俗客,樵夫径去有松萝。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暮砧。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杜荀鹤虽有诸多山居题材的诗作,但此句“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并非出自其任何已知作品。)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伴,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山峦缭绕如同翠绿的波浪在涌动,村庄的一半隐没在朦胧的烟雾和藤蔓之中,云雾深邃,道路遥远,难以寻觅其确切位置,水面宽阔,林木茂密,这里容易找到隐居的安乐窝,山野中的老人居住在村里,没有俗世的客人打扰,樵夫沿着小路走去,身边是茂密的松萝,这里面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听着傍晚时分传来的捣衣声。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山峦翠绿,云雾缭绕,村庄若隐若现,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与山居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诗人独自倚栏听暮砧,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为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诗人杜荀鹤对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