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的解释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潮

宋·杨万里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万叠浪花卷,千簇雪峰高。

雷霆驱急雨,江海走风涛。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起知奉新县,历任国子监博士、枢密院编修官、知永州等职,淳熙六年(1179年),出为广东提点刑狱,迁太子侍读,淳熙十三年(1186年),迁秘书监、权吏部尚书,再迁吏部尚书,淳熙十六年(1189年),光宗受禅,杨万里因直言劝谏忤怒韩侂胄,乞辞官归隐,累官宝谟阁直学士,致仕,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逝世,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译文

大海涌起的潮水如银色的城墙,大江横卧其上如同系上了洁白的玉带,层层叠叠的浪花翻滚而来,仿佛千万座雪峰高耸入云,雷霆般的巨响伴随着急促的雨水,江海之间狂风巨浪奔腾不息,龙在九天之上腾飞跨越四海,区区一水想要阻挡它,真是可笑至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潮水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潮水的浩渺与力量。“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一句,更是以龙为喻,表达了潮水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赏析

这首诗以观潮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潮水比作银色的城墙、洁白的玉带、高耸的雪峰等,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浩渺与壮美,诗人还通过“雷霆驱急雨,江海走风涛”等句,进一步渲染了潮水的威力和气势,而“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一句,更是将潮水比作腾飞九天的龙,表达了潮水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赏潮水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站在海边或江边,目睹了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他挥毫泼墨,将这一景象定格在诗中,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潮水的力量和气势,表达了对勇往直前、不可阻挡的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