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城

唐·刘禹锡

锺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

樵人归尽烟霞暝,独听寒猿啸月台。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提炼和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来抒发情感,语言凝练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锺山的石城已经变得寂静冷清,只能看见江水从云端蜿蜒而来,樵夫们都已归家,烟霞渐渐弥漫,四周陷入一片昏暗,我独自站在月台上,听着寒猿在夜空中长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锺山石城的孤寂景象,江水从云端流淌而下的壮观,以及夜晚的静谧与凄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首句“锺山石城已寂寞”,直接点出石城的孤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只见江水云端来”,以江水从云端而来的壮观景象,反衬出石城的寂寞,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后两句“樵人归尽烟霞暝,独听寒猿啸月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诗人独自站在月台上,听着寒猿的啸声,更显得孤独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游览锺山石城时所作,面对石城的孤寂与江水的壮观,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融入诗中,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在孤寂的环境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