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吟君叹老诗,甚觉欠雄浑。

勇似廉颇思报国,壮如穰苴誓灭戎。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唐诗中独树一帜。

译文

人们谁不害怕衰老,老去后又有谁来怜惜你呢?身体日渐消瘦,衣带越来越松,头发稀疏,帽子也自然偏斜,因为爱惜眼睛而不再读书,因为年老体衰而经常烤火取暖,经历过的事情多了,也就更加熟悉世事;见过的人多了,也就如同看流水一般,细细想来,这些也都是幸运的事,如此这般,心境也就自然悠然自得了,不要说夕阳已近山头,它的余晖还可以照亮整个天空,吟诵你感叹老去的诗篇,我觉得它缺乏雄浑之气,你的勇气如同廉颇想要报效国家,你的壮志如同穰苴誓要消灭敌寇,汉朝的旧事真应当改变,我知道你的新诗作已经超过了王褒(弱翁)。

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白居易《咏老赠梦得》一诗的酬和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友人诗作的评价和鼓励,诗人认为,虽然年老体衰,但精神依然可以焕发,如同夕阳的余晖可以照亮整个天空,他也对友人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新咏已经超过了前人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境遇和心态,表达了对衰老的豁达态度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句,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寓意着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散发出自己的光芒,诗人对友人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尊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在与白居易的交往中,他们经常以诗会友,相互酬和,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无奈,刘禹锡则以此诗作为回应,表达了自己对衰老的豁达态度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才华,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