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菊
宋·郑思肖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归来不用求佳句,自有诗魂在叶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思肖(1241年—1318年)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南宋末年的文学家、画家、爱国诗人,他生于南宋末年,历经元兵南侵、南宋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一生坚决不仕元朝,以遗民自居,通过诗文和画作表达其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多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风格高洁而悲壮。
译文
当所有的花儿都已落尽,唯有秋菊独自绽放着它的芬芳,那红色的花瓣仿佛是在坚定地抵抗着严寒的霜冻,我归来时无需刻意寻找美妙的诗句,因为秋菊那枯黄的叶子中,已经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灵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菊在群芳凋零后的独自绽放,展现了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诗人以秋菊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与坚守,以及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赏析
1、意象鲜明:诗中“落尽群花独自芳”一句,以群花的凋零反衬出秋菊的独自绽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菊的独特与坚韧。
2、情感深沉:“红英浑欲拒严霜”不仅描绘了秋菊的色彩与姿态,更寓含了诗人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定与不屈。
3、寓意深远:诗末“自有诗魂在叶黄”一句,将秋菊的诗意与灵魂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诗人对秋菊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后,郑思肖作为一位坚定的遗民,面对国家的覆灭和民族的屈辱,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通过描绘秋菊在严霜中的独自绽放,寄托了自己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追求,在这首诗中,秋菊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