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送剑与傅岩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送剑与傅岩叟》

宋·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将军仔细看。

夫婿身今在何处,妾身今夜与谁弹。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入尘埃。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锋利的宝剑寒气逼人,让我仔细地为将军你鉴赏,你的夫君如今身在何方,我今夜又能为谁弹奏这曲离歌?大丈夫的去留并非没有深意,猿鹤这些山林之物又怎能知晓,假使当年这把剑能铸成大厦的栋梁,恐怕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化为尘埃。

释义

诗中通过赠剑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出处、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写剑之锋利,次句引出赠剑之意,三、四句以女子的口吻表达离别之情,五、六句则转而抒发大丈夫的志向与抱负,末句以剑的命运暗喻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出处、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丈夫出处非无意”一句,展现了诗人作为大丈夫的豪情壮志和深邃思想,他深知自己的去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用意和追求,而“猿鹤从来不自知”则通过对比猿鹤的无知,进一步凸显了人的智慧和追求,末句“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入尘埃”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送别友人傅岩叟时所作,当时,辛弃疾正身处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困境之中,而傅岩叟则即将离开他前往他乡,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通过赠剑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出处、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辛弃疾作为一位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

《送剑与傅岩叟》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思考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