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城南十六曲·晚雨
唐·韩愈
晚雨先风到,轻寒入夜回。
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他早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但始终坚守文人士大夫的节操和理想,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著称,风格雄浑豪放,语言质朴自然,思想深邃,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和传承。
译文
傍晚时分,细雨先于风而至,带来一丝丝轻寒,入夜后又渐渐消散,我远远地望着那片嫩绿的草地,仿佛看到了女子裙摆上的绿色腰带,而湖的西南边,一条小径悄然展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一场细雨,以及雨后湖边的景色,首句“晚雨先风到”点明了时间和天气变化,次句“轻寒入夜回”则进一步描述了雨后的气温变化,后两句“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片嫩绿的草地和湖寺西南的小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傍晚雨后的湖边景色,诗人通过“晚雨”、“轻寒”、“草色裙腰绿”等词语,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遥怜草色裙腰绿”一句尤为传神,将嫩绿的草地比作女子裙摆上的绿色腰带,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湖寺西南一径开”则进一步拓宽了画面的空间感,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开阔和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游城南时所作,城南是唐都长安的一个风景区,韩愈曾多次游览并留下诗作,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傍晚时分,诗人漫步于湖边,偶遇一场细雨后的景色所感而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韩愈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