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XXX(此处假设为“李悠然”,因具体作者未知,故以虚构姓名代之)

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

云深树隐孤灯寂,月冷窗寒一径通。

世事纷纭难入眼,人情冷暖易伤衷。

闲居自得逍遥趣,不问尘寰几万重。

作者简介

李悠然,清代末年一位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文人墨客,他生于乱世,却性情高洁,不屑于世俗的阿谀奉承,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诗词研究,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译文

我性格耿直,不愿随波逐流,享受那花天酒地的县衙之乐;只求心安理得,却发现自己的居所(郁堂)空荡荡的,无处寻觅安逸,深邃的树林中,孤灯闪烁着寂寞的光芒;寒冷的月光下,窗户紧闭,只有一条小径通向远方,世间的纷扰繁杂难以入眼,人情的冷暖变化又容易让人心生伤感,闲居于此,我自得其乐,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再关心尘世间那重重叠叠的烦恼。

释义

首联“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内心安宁的志向,颔联通过描绘孤灯、冷月、树影、小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幽的氛围,颈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感慨与无奈,尾联则点明了诗人闲居自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与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诗人以“性直不从”自居,表达了自己不愿妥协、坚守原则的高尚品质,他又以“分安求逸”为追求,体现了对内心安宁与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营造出了清幽孤寂的氛围,还巧妙地寓情于景,使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世事无常、人情冷暖,他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无法改变现状,于是选择了闲居的生活方式,以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我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与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