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孝忠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

学古既无他事累,守常还似古人同。

身居畎亩心忧国,身在朝廷志在公。

天地神明皆鉴察,人间私语莫欺蒙。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定居洛阳,后人称其为“百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及先天象数之学,其哲学思想继承《列子》《庄子》,并受到陈抟道教思想的影响,同时融合了儒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体系,他的著作《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侍奉父母无论生死都尽孝,报答国家从始至终都尽忠。

学习古人没有其他杂念拖累,坚守常规还像古人一样。

身在田野心中却忧虑国家,身在朝廷志向却在于为公。

天地神明都在监察着一切,人间的私语不要欺骗隐瞒。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孝道和忠诚的坚守,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首联“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直接点明了孝与忠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无论是对待父母还是对待国家,都始终如一地尽忠尽孝,颔联“学古既无他事累,守常还似古人同”则强调了诗人学习古人、坚守常规的高尚品德,颈联“身居畎亩心忧国,身在朝廷志在公”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心系国家、志在为民的情怀,尾联“天地神明皆鉴察,人间私语莫欺蒙”则是对人们行为的告诫,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不要欺骗隐瞒。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孝道和忠诚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孝与忠、学与守、身与心等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道德力量,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身处田野和朝廷的不同场景,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心系国家、志在为民的高尚情怀,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是一首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邵雍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高尚的心灵,坚守着孝道和忠诚的信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孝道和忠诚的坚守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风气的期望和呼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邵雍作为一位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