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乌石冈边缭绕山,柴荆细路水云间。
松风清冽鸣琴筑,花影参差映户关。
野老村居无俗客,幽人林卧得清闲。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暮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乌石冈旁群山环绕,柴门荆篱间小路蜿蜒,穿行在水云交融的景致之中,松林间清风徐来,仿佛自然弹奏着琴筑之音,花影斑驳,错落有致地映照在门户之间,山野老人居住于此,远离尘嚣,没有俗客打扰;隐士在林间安卧,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傍晚的烟雾缭绕。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乌石冈、柴荆细路、松风、花影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收尾,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首联“乌石冈边缭绕山,柴荆细路水云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松风清冽鸣琴筑,花影参差映户关”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颈联“野老村居无俗客,幽人林卧得清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暮烟”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又通过“独倚阑干看暮烟”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多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释绍嵩的隐逸生活无疑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