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归

唐·雍陶

蜀道迢迢行不易,几回回首望乡关。

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市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其中不乏佳作,但传世不多,其诗歌多写山水与怀古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行走在遥远的蜀道上真是艰难不易,多少次回头望向那遥远的故乡,阆州虽然也有许多美好的事情,但终究不是我的故土,又怎能比得上回家呢?

释义

蜀道迢迢行不易:形容蜀道漫长且行走艰难。

几回回首望乡关:多次回头望向故乡的方向,表达思乡之情。

胜事阆州虽或有:阆州虽然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或经历。

终非吾土岂如归:但终究不是我的家乡,又怎能比得上回到家乡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蜀道迢迢行不易”以蜀道的艰难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次句“几回回首望乡关”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几回回首”这一动作,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阆州虽然也有美好的事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乡,无法与回家相比,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突出,更加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雍陶在远离家乡、游历或任职他乡时所作,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一旦离开家乡,往往很难再回去,思乡之情成为了古代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雍陶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难和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因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无奈和辛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