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的释义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木

唐·李商隐

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

扶疏自惜垂霜叶,零落谁怜委地金。

汉苑风烟吹客梦,谢庭兰玉走尘心。

唯应清夜长开眼,更待诸君一赏音。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弯曲的散栎树啊,谁知道你的委屈?挺拔的枯楠树啊,只在此空自咏叹,我怜惜那枝叶扶疏、霜叶垂落的树木,又有谁来同情那零落委地的金色落叶呢?汉宫的风烟吹拂着我的客居之梦,谢家的兰玉之才却让我心生尘世的纷扰,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我才会睁开双眼,期待着有朝一日,诸位能赏识我的诗作与心声。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散栎与枯楠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遭遇不公的感慨,散栎卷曲,无人知晓其内在价值;枯楠峥嵘,却只能空自咏叹,诗人以树木自喻,抒发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无奈与悲哀,通过“扶疏自惜垂霜叶,零落谁怜委地金”等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凋零的惋惜与同情。

赏析

本诗以物喻人,借树木之遭遇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与不平,诗中“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两句,以散栎与枯楠的境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而“扶疏自惜垂霜叶,零落谁怜委地金”等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木的凋零与诗人的同情,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色彩,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李商隐生平及时代特点虚构)

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当时他身处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之下,个人才华虽高,却屡遭排挤与打压,仕途坎坷,诗人深感自己如同那卷曲无知的散栎与峥嵘空叹的枯楠一般,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创作了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不平,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对知音的深切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