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全诗是什么?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唐·韦应物

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

岩花涧草皆留客,野鸟山猿自结欢。

远望云峰常似画,近观林壑即如园。

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听管弦。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译文

岁月流转,我未曾因世事纷扰而惊扰内心的平静;曾几何时,我们相约一同攀登高山,欣赏那云雾缭绕的美景,山岩间的花朵与溪涧边的青草都仿佛在挽留过往的行人,而山中的野鸟与猿猴也自然而然地结成了欢乐的伴侣,远远望去,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走近细看,这山林沟壑又仿佛精心布置的园林,何必再去询问人间的纷纷扰扰,就让我们在这酒宴前尽情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首联“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游山的向往;颔联“岩花涧草皆留客,野鸟山猿自结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拟人化,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和谐;颈联“远望云峰常似画,近观林壑即如园”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如同画卷与园林;尾联“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听管弦”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仿佛具有了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通过对比远望与近观的不同感受,展现了山水的多姿多彩和无穷魅力,尾联的“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听管弦”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当时他或许因公务繁忙而心生疲惫,于是借游山之机来放松心情、排解忧愁,在游山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超脱态度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也可以体会到他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