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韩侍御之广德

唐·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君行。

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过去那身绣衣(指官服)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今晚就让我们买酒畅饮,为你送行,暂且借东山的月色,我们酣畅淋漓地歌唱一夜,为你送行,楚地的情况复杂,或许需要你像汲黯那样坚守正道;朝廷的规矩,也可能希望你像曹参那样稳定局面,你此去广德,不妨去看看汾水,那里的白云还像汉朝时一样清澈,象征着国家的清明。

释义

- “楚地怪须留汲黯”:汲黯是西汉名臣,以正直敢言著称,此句比喻韩侍御前往的楚地情况复杂,需要他像汲黯一样坚守原则,不畏强权。

- “萧规疑欲付曹参”:萧何与曹参均为西汉初年的重要政治家,曹参继任萧何为相后,遵循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使国家得以安定,此句暗示朝廷可能希望韩侍御能像曹参一样,稳定局面,继续推行有效的政策。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送别友人韩侍御而作,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友人未来工作的期望与鼓励,通过“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两句,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期望,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豪放与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白晚年,当时他虽已名满天下,但仕途不顺,多次遭贬,韩侍御作为李白的友人,即将前往广德任职,李白在送别之际,以诗相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也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与期望,在李白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直与智慧始终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他希望友人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