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筹笔驿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筹笔驿(其二)
唐·李商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风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但政治诗也多有佳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政治诗也深刻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译文
(第二首)
你(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事,抛却了南阳的安逸生活,北伐东征,尽显英雄本色,时运到来时,天地都仿佛助你一臂之力;时运不济时,即便是英雄也难以施展才华,你曾为了蜀汉的江山,不惜千里迢迢,轻视了幼主刘禅;然而两朝的老臣谯周,却成了蜀汉灭亡的罪人,我知道你(后人)不会因为山川的险峻而忘记进取,但请不要忘记我们家族中那些为了国家而勇往直前的先辈们。
释义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蜀汉灭亡的惋惜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中“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一句,意为后人不要因为地理环境的险峻而忘记进取,更不应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而勇往直前的先辈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诸葛亮一生的功过是非以及蜀汉的兴衰历程,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诸葛亮的北伐和时运的变迁,展现了英雄人物的无奈和历史的沧桑,颈联则通过对比诸葛亮和谯周的不同命运,进一步强调了忠诚和智慧的重要性,尾联则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和告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游览筹笔驿时所作,筹笔驿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境内,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的重要军事基地,李商隐在游览此地时,不禁想起了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和蜀汉的兴衰历程,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李商隐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深刻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