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全诗是什么?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碎玉吟

唐·李贺

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

精雕细琢成何用,碎落尘埃泪满衫。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奇诡冷艳的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奇幻的景象,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复杂,被誉为“诗鬼”。

译文

玉材细碎不堪用作权杖(象征权力和地位),商人贾孙抱着这些玉石站在诏使面前。

即便精心雕琢又能有什么用呢?最终还不是碎落在尘埃之中,让人泪湿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块细碎不堪的玉材,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悲哀,玉材虽好,但因其细碎而无法用于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权杖,暗示了诗人的才华虽高,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商人贾孙抱着这些玉石站在诏使面前,象征着诗人曾试图展示自己的才华,但终究未能如愿,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悲哀,即便精心雕琢,也无法改变被忽视的命运,最终只能碎落在尘埃之中,令人痛心。

赏析

这首诗以玉材为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玉材的细碎与自身的才华被埋没相联系,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玉材的精美与最终的破碎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贺一生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这种经历使得他对于才华被埋没、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李贺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反思,也是他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揭露,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对于才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悲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