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出自哪首诗?

小星7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东风泪满巾。

怪问何事倍伤神,半晌方言秦吉了。

“我闻秦家筑城夜鸣笳,汉家还有烽火照天涯。

城头乌啼夜漫漫,城下燎火光连山。

儿女相看泪眼枯,娘妻对坐哭声苦。

今日逢君君莫问,欲说还休更凄楚。”

“当时夫婿征辽海,一去悠悠隔万里。

经年不寄一行书,妾身空有梦魂飞。

边塞胡尘飞不起,汉家天子镇寰瀛。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夜夜照寒沙,征客不知何处家。

秦家夫婿征未还,汉家军妻望断肠。”

“妾身东家女,妾身西家妻。

丈夫无消息,妾妇那得知。

况复秦家犹未嫁,去年下第东归去。

今年下第更不归,春风吹绿上阶除。”

“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匀脸不知机。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辔。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怨翠娇步迟。

罗袜生尘香不息,始知新妇有蹉跎。

夫婿征戍在边鄙,胡风袅袅度陇愁。

寒沙漫漫风萧萧,蓬断霜根羊角疾。

长城窟边多乱骨,借问谁人知正名。

良人从役无归日,妾妇终年守空房。”

“秦家高楼连苑起,汉家广陌连天际。

楼下公子醉如花,楼上佳人美如玉。

花开花落无时节,玉颜玉色长如故。

自怜黄土骨已枯,犹占高楼不独处。

夜夜愁眠不成寐,朝朝懒对君王起。

翠蛾不整敛衣愁,红泪双垂滴襟袂。”

“妾本秦家女,今为陌上花。

花开花落不长久,朝开暮落讵堪夸。

但愿此花长不落,年年岁岁开芳华。

君今幸得侍君侧,何不趁此取荣华。

莫待花残空自嗟,白头狂夫恋落花。”

“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

锦衾绣幄不暖身,夜夜霜风透薄帏。

秦妇含情向明月,自怜容色不常新。

东家阿母亦相怜,时复见赠青琅玕。

阿母深居鸡犬静,空庭闲日长苔藓。

黄昏人静掩重门,清夜月明照孤馆。”

“秦妇吟成一声泪,燕台今日忽相思。

不知谁向君王说,得似当年杜拾遗。”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秦妇拿着(自己绣的或做的物品)到市集上去,希望能换得百钱生活,但人们都疑惑、叹息,没有人对她表示爱怜。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秦妇在战乱后的艰难生活,她为了生计不得不将自己制作的物品拿到市集上去卖,但由于战乱导致的经济萧条和人心冷漠,她的物品无人问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赏析

《秦妇吟》全诗通过秦妇的口吻,叙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特别是妇女所遭受的苦难,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秦妇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这句“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秦妇在市集上的无助和绝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韦庄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在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避乱洛阳时所作,当时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韦庄因应试逗留在那里,目睹了这场大动乱后的凄惨景象,写下了这首长诗,诗中通过秦妇的口吻,叙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特别是妇女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需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