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此二句为后人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所需,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隐居,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句,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人家相邻,一条荒草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迷人的景色;推开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时离去,但不久还会回来,我们约定好的日期我不会失约。
(添加句)
朝廷中如果缺乏人才,你应当被选拔任用;但世间若无良匠识货,也请不要被世俗所侵扰。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造访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添加的句子则是对李凝(或泛指有才华而未被重用之人)的鼓励和告诫,希望他在有机会时能为国所用,同时也提醒他在无良匠赏识时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侵。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氛围,全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添加的句子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世俗侵扰的警惕。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以苦吟诗风闻名,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一次造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通过对幽居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的约定,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而添加的句子则可能是后人根据贾岛的诗风和思想倾向,为了丰富诗歌的内涵而添加的,虽然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它们与原诗的主题和意境相契合,共同构成了这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