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运数本来无得丧,人生万事不须谋。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命运与气数本就无所谓得失成败,人生中的万般事务也无需刻意谋划,不知何时我将归隐到那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秋风在小径间自在吹拂。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超然态度,首句“运数本来无得丧”指出命运与气数是难以捉摸且无法改变的,因此无所谓得失;次句“人生万事不须谋”则进一步强调,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刻意去谋划,因为很多时候结果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青山、月光、松风、秋意,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命运与气数是难以改变的客观存在,因此人们无需过于在意得失成败,更无需为了这些而刻意谋划,这种超然的态度,不仅有助于人们减轻心理负担,还能让人们更加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的自然景象也富有象征意义,青山、月光、松风、秋意等意象,不仅构成了宁静美好的画面,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些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佛教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人生和自然有着独特的感悟,在长期的修行和生活中,他逐渐形成了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态度的体现,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人生哲理,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诗人通过这首诗,鼓励人们以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