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舍
唐·韦应物
柳槿花篱处处新,蓬门未识绮罗尘。
杯盘风送竹亭晚,灯火雨收村舍春。
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
不为家贫成负郭,只应吾道在青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作风格淡远清新,多写山水田园,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早年仕途顺畅,后因仕途失意,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其诗歌反映了这一转变过程,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抒发内心的淡泊与宁静,韦应物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柳槿花开,篱笆处处显得清新雅致,简陋的柴门从未见识过繁华尘世的绮罗锦绣,晚风轻送,竹亭中杯盘狼藉,雨后的村庄灯火阑珊,春意盎然,作为管理农田的小吏,职责所在难以逃避责任,虽然工作勤勉,又怎敢轻易叹息呢?我并非因为家境贫寒而隐居郊外,只是因为我的志向在于追求那青霞般的高洁与自由。
释义
本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和对高洁志向的追求,首联通过柳槿花篱、蓬门等意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清新;颔联则描绘了雨后村庄的宁静与春意;颈联以“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认真态度和对勤勉工作的自我鞭策;尾联则点明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真正原因,即追求高洁的志向。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以柳槿花篱、蓬门、竹亭、灯火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通过“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职责的坚守和对勤勉工作的态度,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尾联则点明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真正原因,即追求高洁的志向,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过上了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高洁志向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职责的坚守和对勤勉工作的态度,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