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8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绍嵩的《宿宝林寺》,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宿宝林寺

宋·释绍嵩

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

主人自扫风前雪,待客先烹竹下茶。

已喜重阳临古寺,更陪佳客醉流霞。

夜深共听松风语,月照前山一径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寺庙的清幽景致与僧侣生活的淡泊宁静,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突然间的水流穿山而过,使得山路显得更加遥远,在三更时分,我们点燃了火堆,在僧人家中用餐,主人亲自清扫风前的积雪,又先烹煮了竹林下的清茶招待我们,已经很高兴能在重阳节这天来到这座古寺,更有幸与佳客一同畅饮美酒,夜深时,我们共同聆听松风的呢喃,月光照耀着前方山路上的一径鲜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期间夜宿宝林寺的情景,诗中通过“蓦水穿山”的描写,展现了山路的曲折与遥远;通过“三更燃火饭僧家”的叙述,表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与简朴生活,诗人还通过“扫雪烹茶”、“醉流霞”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清幽与节日的欢乐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寺庙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重阳节期间游历山林时,夜宿宝林寺并受到僧人的热情款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都可能是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与感悟。

释绍嵩的《宿宝林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