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中的其中一首,具体为第十七首,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

唐·李白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

巴水澈沅湘去,青山连嶂到蓬莱。

(注:由于您主要关注的是前两句,后两句虽为原诗内容,但在此分析中不做重点展开。)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齐山上摆设酒宴,此时菊花正盛开;在秋浦江边,听到猿猴的哀鸣声,回荡在江面上。

释义

此诗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秋季于齐山置酒赏菊,同时耳边传来秋浦江上猿猴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菊花开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猿鸣则常被视为离愁别绪的象征,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菊花与猿鸣,一静一动,一喜一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以“齐山置酒”的闲适生活与“秋浦闻猿”的哀愁情绪相对照,展现了其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巴水澈沅湘去,青山连嶂到蓬莱”虽非本题重点,但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对远方和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李白在唐天宝年间曾游历秋浦(今安徽贵池),并在此地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这组诗记录了他在秋浦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其中第十七首,通过描绘秋季齐山的菊花与秋浦江的猿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和理想的向往。

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