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陆龟蒙

闲居日日得闲身,草长花飞小满辰。

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门前车马路,只是过浮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孕大含深,简淡有味,在晚唐小品文中是成就较高的。

译文

闲居的日子里我得以悠闲自在,草木生长,花儿纷飞,正值小满时节,蓼虫习惯于蓼草之味,没有沾染其他习性;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般的文章,我也不再重复陈旧的题材,风和日暖,鸟鸣声细碎悦耳,太阳升高,花影层层叠叠,门前的车马道路,不过是过往的浮云,与我无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点明闲居的主题,颔联以“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不重复陈词滥调的态度,颈联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尾联则通过“门前车马路,只是过浮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颔联中的“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颈联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与尾联的哲理思考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创作背景

陆龟蒙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陆龟蒙选择了隐居生活,以逃避世俗的纷扰,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他不愿重复陈词滥调,而是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追求文学的真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