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佳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和政治理想,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难道只有琥珀才能做枕头,哪辆马车必须镶嵌真珠呢?
想要远行,却没能遇到千里马;力尽筋疲,也难拔动蜀山的猛虎。
有谁能说萧何、曹参仅是文吏,他们一语可定天下的治乱大计。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总结了国家兴衰的教训,强调了勤俭与奢华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洞察时局、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的赞美。“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一句,更是对萧何、曹参等历史人物的肯定,认为他们虽然出身文吏,但却能够凭借智慧和远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却寓含了深刻的现实意义,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政治家的期望,诗中“成由勤俭败由奢”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言,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警醒,避免陷入奢华的泥潭。“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一句,也展现了诗人对那些能够洞察人心、善于治理国家的政治家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奢靡,政治腐败严重,诗人李商隐深感忧虑,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来警醒世人,提醒他们要保持勤俭、警惕奢华,他也对那些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政治家表示了敬意和期望,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旨在通过咏史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