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峡
唐·雍陶
不向荆门梦里寻,
只将孤客逐行吟。
更想杜郎诗在眼,
一江春雪下离堆。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市),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一百三十一首,编为一卷。
译文
我无需在梦中再去寻觅那壮丽的荆门山水,
只愿随着孤客的足迹一路行吟。
更加渴望能亲眼目睹杜甫的诗句,
就像那春雪覆盖的江水从离堆奔腾而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人杜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在出峡途中的孤独与对美景的向往,首句“不向荆门梦里寻”表明诗人不满足于在梦中追寻美景,而是希望亲身体验,次句“只将孤客逐行吟”则描绘了他作为孤客,以行吟为伴的生活状态,后两句“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则直接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仰慕,以及想象中春雪覆盖的江水从离堆奔腾而下的壮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出峡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行吟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古代诗人杜甫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孤客”的形象,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也暗示了他在追求诗歌创作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而“更想杜郎诗在眼”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杜甫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崇高的艺术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雍陶游历四川期间,当他经过三峡,看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时,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心中充满了敬仰和向往,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雍陶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和态度,即注重亲身体验和内心感受,追求诗歌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雍陶的《出峡》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内心感受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诗人对古代诗人杜甫敬仰之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雍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崇高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