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酬对有感

宋·释绍嵩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古寺秋来风叶落,禅房月上影随身。

心无挂碍空携袖,意有踌躇独倚门。

欲问寒山何处是,钟声遥隔白云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以禅意入诗,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与生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释绍嵩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反复思量,究竟什么东西能够作为回应(或酬答),如今即便是严厉的棒喝也不再让我感到亲近,古寺的秋天,风吹落叶纷纷,月光洒在禅房上,影子随着我的身形移动,心中没有牵挂,空着手袖,却有意犹豫,独自倚靠在门边,想要询问寒山究竟在哪里,只听到遥远的钟声在白云深处回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禅意及自我修行的深刻思考,首联“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应酬与佛教棒喝教法的反思,认为这些外在的形式已无法触动他的内心,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古寺秋景和禅房月夜,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寂与超脱,尾联则以问寒山、听钟声作结,寓意深远,既是对禅境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归宿的探寻。

赏析

这首诗以禅意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诗中“思量何物堪酬对”一句,既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也是对自我修行的反思,而“棒喝如今总不亲”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传统教法的超越,认为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超脱,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禅宗的机锋,又有文人的雅致,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代,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既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禅意及自我修行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日夜晚,诗人在古寺禅房中静坐冥想时所作,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禅境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