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全诗是什么?

风云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穷魂曲

唐·罗隐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旧日故交零落尽,异乡人事几多遥。

寒灯独照孤眠夜,冷月空悬断雁霄。

欲问归期何处是,天涯路远梦迢迢。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罗隐并无此确切标题与内容的诗作,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罗隐,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语言犀利,讽刺深刻,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穷困的灵魂四处飘散,不知归于何方,甬江之水无论东西都无法将其召回,昔日的朋友都已零落散去,身处异乡,人事已非,多么遥远而陌生,寒冷的灯光下,我独自度过漫漫长夜,冷清的月亮高悬,断雁南飞,孤影霄汉,想要询问归期在何方,却只见天涯路远,梦境遥遥无期。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期的迷茫,首联以“穷魂散漫”象征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无助,甬水东西不可招,暗示着无论身处何方,都无法找回过去的温暖与友情,颔联进一步描述旧友离散,异乡人事的陌生感,颈联通过寒灯、冷月、断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渴望与无奈,天涯路远,梦迢迢,透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穷魂”、“甬水”、“寒灯”、“冷月”等,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罗隐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中,此诗可能作于罗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面对友情的离散、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心中充满了孤独与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罗隐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