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韦应物

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虽然“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某一首广为人知的诗中完整连续的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它们融入了一首假设的“山居杂咏”中,以展现韦应物的山居生活和心境,韦应物的诗作中多有表达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之意的句子,如“松风吹解带”等,故这样的融合在风格上是相符的。)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作为一个隐士,我的生活简单如水,只有一瓢清水足以度日,如今已年近七十,生活更加显得孤寂萧条,松林间的清风轻轻吹过,让我解开衣带,享受这份自然的凉爽;山间的明月照耀着我,我在月光下悠然弹琴,你若问我人生的穷达之理,我只听那渔歌渐渐远去,深入浦口之中,一切尽在不言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直接点出隐士生活的清贫与孤寂;次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末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以问答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隐士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自己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晚年他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山林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士生活,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反映了他晚年心境的宁静与淡泊。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