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怨诗效徐淑体
唐·李贺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鹧鸪啼深竹,愁猿吊寒松。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苔色铺阶碧,槐阴隔座青。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扃。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啼鸟怨年芳。
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伤春发已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虽才华横溢,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只做过从九品的小官,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译文
深深的忧虑能伤害人的身心,使青春年少的人早早地生出白发,一旦遭遇挫折,所有的世事都仿佛变得虚无缥缈,鹧鸪在深竹中啼叫,愁猿在寒松上哀鸣,行人不要听那宫前的流水声,因为那流尽年华的正是这哀伤的流水声,青苔铺满了石阶,显得碧绿一片,槐树的阴影隔断了座位,带来一片青翠,只应该守住寂寞,还是把故园的门户紧紧关闭吧,傍晚的雨和早晨的云相见稀少,落花和啼鸟都在怨恨这流逝的春光,潘郎啊,你何必为秋天的景色而悲伤呢,你看,只是这伤春的情绪就已经让你的头发变白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悲哀,诗中“潘郎”指的是古代美男子潘安,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鹧鸪啼深竹,愁猿吊寒松”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哀怨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潘郎”和“伤春发已华”,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贺作为“诗鬼”的独特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深感忧虑和悲伤,于是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伤春发已华”一句,既是对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身遭遇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