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闲居日日对青山,
吏无田甲当时气,
民有庄周后世风。
手校斜阳书数卷,
心随明月到蓬瀛。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提出“尊史”的观点,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译文
闲居的日子里天天面对着青山,
官吏没有了田甲当年的嚣张气焰,
百姓中流传着庄周后世淡泊名利的风气。
手中校对着夕阳下的几卷书籍,
心却随着明月飞到了蓬莱仙境。
释义
首句“闲居日日对青山”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次句“吏无田甲当时气”借古讽今,暗指当时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官吏不再像田甲那样嚣张跋扈;第三句“民有庄周后世风”则赞扬了百姓中流传的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风气,与庄子的思想相呼应;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闲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吏无田甲当时气”与“民有庄周后世风”两句,对比鲜明,既批判了过去的黑暗现实,又赞扬了当下的社会风气,诗人通过“手校斜阳书数卷,心随明月到蓬瀛”两句,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深感不满和忧虑,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