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垆间寂寞相如病,锻处荒凉叔夜慵。
一卧经年淹卧疾,几回吟咏叹途穷。
生涯共寄沧江上,水国多逢竹叶风。
长夜漫漫何时旦,故人渺渺入云鸿。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诗作常含隐晦之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朦胧诗派”的先驱。
译文
酒垆旁寂寞冷清,如同司马相如病中的心境;打铁处荒凉萧瑟,恰似嵇康(叔夜)慵懒的模样,我一病经年,卧床不起,多次吟诗感叹人生路途的艰难,我们共同寄居在这沧江之畔,水乡之地常常吹起竹叶般的清风,长夜漫漫,不知何时才能迎来黎明,远方的故人如同云中的鸿雁,渺不可见。
释义
首联以司马相如和嵇康的典故,比喻自己病中的孤独与慵懒;颔联直接抒发因病卧床、人生艰难的感慨;颈联描绘了自己寄居水乡的生活场景,以竹叶风象征生活的清苦与孤寂;尾联则以长夜难熬、故人难觅,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友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病中所作,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巧妙地将自己的病况与心境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内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垆间寂寞”、“锻处荒凉”等,既描绘了环境的冷清,又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这首诗正是他在病中所作,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的内心感受,通过诗歌,他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晚唐时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