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少年行
唐·李贺
丁年结客盛游从,宛洛毡车处处逢。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未得名空老。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奇幻的景象,语言瑰丽,情感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译文
在青春年少时,我广结朋友,频繁地出游聚会,
在宛城和洛阳之间,常常能遇到乘坐毡车的贵族。
宴席上摆满了精美的酒杯和丰盛的食物,青玉制成的几案熠熠生辉,
我却始终未能获得功名,只能白白老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广交朋友、频繁出游的盛况,以及在宴席上享受奢华生活的场景,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却表达了自己未能获得功名的遗憾和无奈,感叹自己只能白白老去。
赏析
这首诗以“少年行”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年轻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未能实现人生理想的遗憾,诗的前两句“丁年结客盛游从,宛洛毡车处处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诗的后两句却笔锋一转,以“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未得名空老”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获得功名的深深遗憾,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贺的诗歌常常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描绘奢华的宴席场景和未能获得功名的遗憾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毡车”、“青玉案”等象征贵族生活的奢华,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贺的青年时期,当时他正值青春年少,广结朋友,频繁出游,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获得功名,这使他深感遗憾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未能实现人生理想的遗憾,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功名的重视和对于年轻人的期望与压力。